"速录师不但速度要快,文字和听辨能力都要强,目前人才缺口很大"
“话音毕,文稿出”,这是形容速录师打字速度之快。如今,在很多会场上都能看到速录师静悄悄地坐在一旁,双手不停地敲击键盘的身影。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,人们对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,速录师也逐渐被社会认可。
通过速录机和“多键并击“的指法,的速录师每分钟能打到220字以上
据北京市速记协会副理事长唐可为介绍,速录师最早出现在司法系统,专门进行庭审记录和为律师取证服务。以政府机关为例,他们有很多事务性工作需要快速处理,如领导口述文件、来信回复等,以前是用录音机录下来,一个小时的录音要想整理成文字,没有四五个小时是转换不过来的。此外,还有电视剧的字幕工作。电视剧引进来以后没有字幕,为了加上字幕,播出时间可能要延迟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,而速录师职业的出现无疑是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。有了专职的速录师队伍,工作效率和度也大为提高。
随着社会对速录价值的认可,目前除了会议和媒体为提高效率选用速录师外,很多大型企业的老总在处理大量的日常事务时,也开始选择自己口述,速录师记录的方式。据介绍,在国外很多大型公司中都有速录人员从事文秘工作,在美国,速录从业人员达500万人,法庭、议会、商务会谈等场合都普遍使用速录技术。
市场分析
速录师急需提高文化修养
速录师不过百人
据记者了解,目前北京从事专业会议服务的速录人员大约有数百人。而据唐可为介绍,北京的速记市场份额应该能达到5000万元,而现有的速记公司一年创造的产值在500万元,只能满足约10%的市场需求。
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仅仅是为会议提供服务,不包括公关公司、媒体、机关等单位的用人要求,北京至少需要1000名速记人才。但北京现有的几百名速录人员中真正能够担任会议记录工作的只有100多人。北京很多速记公司几乎都不是苦于无“市场”,而是苦于无“人手”。于是,既为外面的客户提供速记服务,又招收新人进行速记培训,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。
学历水平普遍不高
据瑜德文化公司副总经理牛瑜介绍,他们单位经常承担一些会议的组织工作,经常与速录师打交道。但他发现因为用人单位在选速录师时考核的多是速度,以至于不少速录师在提高速度上下的功夫很足,但由于目前速录师的学历水平普遍不高,因为文化欠缺导致工作中遭遇白字的尴尬较多。如历史名人张之洞,如果速录师对他一无所知,打字时是此“张”还是彼“章”,“之洞”两个字又该怎么写,很容易出现白字。如果是专业词语或者是生僻的人名、地名,速录师不知道还情有可原,如果是由于文化功底不足就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。因此,速录师在提高速度之外,还急需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。
职业要求
文字功底和听辨能力要强
敏锐的听辨能力
速录师是把说话者的语音转化为文字,因此对语音的听辨能力要非常敏锐。听辨能力来自以下几点,一个是了解语言的特性,比如同样是说普通话,河南人、东北人和广东人说的普通话往往夹杂本地口音,大连人把“人”说成“YIN(同银)”,东北人说“热”叫“YE(同页)”,在这种语言的环境当中,要求速录师对语言特性有所了解。
其次是抓住人讲话的信息,有的人稍微环境一嘈杂,注意力就无法集中。而速录师经常要面对嘈杂的环境,他们首先要克服自己手敲击键盘的声音,要比普通人更善于在嘈杂的环境中捕捉说话者的语音信息。
冷静的心理素质
对于速录师而言,心理素质要非常好才能完成各种会议的记录。因为速录师经常要出入大型会议,接触一些高端人士。如果一见到某个领导,或者场面一激烈,就被吓得双手不听使唤是不行的。此外,很多人单独写东西时没有障碍,可是当有人站在身边,特别是自己的领导站在身边时,思路通常会受到影响。作为一个速录师,即使一个很重要的领导人物坐在身边,也要能心平气和地工作。
语文功底要好
速录机是用声码记录,速录师在听音节转化为汉字的过程中要有较强的语文功底,否则会成为地地道道的白字先生。汉字多是靠字形来区分,而音节只有四百多个,四百多个音节要对上目前标准字库里的两万多个汉字,多的一个音节要对一百多个甚至将近二百个汉字。
如果速录师不具备一定的语文功底,很容易出现混淆同音字词的错误。一种情况是写白字,知道读什么音,但是这个字可能写错了,另一种情况是读白字的,就是知道字什么意思,但是读错了音,比如说把“优劣”念成“优略”,都会影响到工作质量。
电话: 陈老师
传真:
欢迎进入我们······www.yexiangsj.com